依照民間習俗說法:若亡者在凌晨(大清早前)就過世的,就比較體恤子孫,因有留下當天三餐飯菜給子孫,沒把子孫的飯菜吃光才離世;子孫不會沒飯吃,故不用「求飯」。
但若亡者是在晚上過世的,因已把當天三餐都吃完了,未留下來給子孫,所以子孫必須「求飯」,以祈求亡者能留下一頓給子孫吃(也是意表子孫日後能衣食無慮)......。
即然法師(或禮儀公司)有提到要辦理「求飯」這件事,家屬大都照做;也是希望能求個安心,希望長輩能留下一些飯食給晚輩吧?
但我覺得這種傳統習俗不見得是對的,是「陋習」;應該弄清楚其意義,才決定是否應該去做才好。
為什麼不需要去「求飯」?我個人認為:父母生下健康的我們就很值得感恩了,子孫有健康的身體,日後清貧或功祿,都是自己的責任。父母晚年吃自己平生所賺存的三餐,也是應該的。沒用到子孫奉養的錢,已對子孫豐厚有餘,怎能套用民俗觀念,認為:清早前去世比較體恤子孫(留下三餐給子孫)?傍晚後去世,就沒有體恤到子孫?........這真是有點奇怪的民俗想法......。
我認為「求飯」豈不正向亡者表示:我們子孫們尚無「自食其力」之能力,尚須請亡者留下飯菜,讓我們子孫衣食無慮?此儀式豈不更讓亡者放心不下?
我想,「求飯」儀式是沒有必要的。法師(或禮儀公司)講的不見得合乎倫常之理,我們當應思辨之。
(不做求飯儀式來向親人表達:我們子孫都已能自食其力,請親人安息吧!豈不更好?)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追憶母親二三事) 母親的名字,世間最尊貴、最甜蜜。
記得二姐剛嫁到台中,首次生長女,我和母親特意從台北車站坐客運到台中去看二姐。在台北車站前向一流動小販買一袋蘋果,5粒100元。老闆私下偷換不好的蘋果,我們當下也不清楚;等到我們在車上媽媽想先整理蘋果時,母親說:「奇怪,剛我挑的蘋果明明都是好的,現在怎麼每顆都有傷痕?」起初我不明白怎麼回事,有次我(當時專科學生時代)放學在台北車站轉車要回承德路家裡時,特意駐留看那賣蘋果的的攤車,發現當客人挑好蘋果後,拿給老闆裝提袋時,老闆偷偷把客人挑好的那袋水果放到攤車下面,又迅速拿起「另一袋」放到塑膠提袋中,我這才明白怎麼一回事。(惡意掉包)
當然,這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二姐已當奶奶了。二姐今天到加護病房看母親。此時此景,讓我想到這三十年前,一件不為二姐所知的往事,那是母親對女兒的疼愛。今日,二姐特地從台中坐高鐡回來看母親。母親已不復當年,可以台北台中舟車勞頓看子女了....。
我們很容易對子女好,因為希望子女日後長大不要忘了我們;我們卻常忽略長者更需要我們的關懷。愛要及時,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待,空留遺憾。
(下圖:2014/3/9 晚上七點多,和秀英二姐在新店耕莘加護病房看母親。)
當然,這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二姐已當奶奶了。二姐今天到加護病房看母親。此時此景,讓我想到這三十年前,一件不為二姐所知的往事,那是母親對女兒的疼愛。今日,二姐特地從台中坐高鐡回來看母親。母親已不復當年,可以台北台中舟車勞頓看子女了....。
我們很容易對子女好,因為希望子女日後長大不要忘了我們;我們卻常忽略長者更需要我們的關懷。愛要及時,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待,空留遺憾。
(下圖:2014/3/9 晚上七點多,和秀英二姐在新店耕莘加護病房看母親。)
(追憶父親二三事)母親掛念病榻中的老伴!
(下圖,2012/9/15)今天下午提前離開公司到台北馬偕醫院探視剛由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的父親。不久,母親也來了。母親在父親床旁叫喚父親的名字,父親始終無法回應,眼皮也沒睜開,父親今天應不曉得母親有來看過他。
母親這次沒有叫醒父親,有點無奈;今天開始,母親要搬到新店,同大哥家住一個月。待會就要回新店了,母親心中仍惦掛著父親。我知道母親心理也有些準備,也許她知道這次可能是最後一次生前見面了。
母親這次沒有叫醒父親,有點無奈;今天開始,母親要搬到新店,同大哥家住一個月。待會就要回新店了,母親心中仍惦掛著父親。我知道母親心理也有些準備,也許她知道這次可能是最後一次生前見面了。
(追憶父親)病中的父親仍惦記著母親.....
(下圖)對於父親奇蹟式的回復,大家的心情都比較輕鬆。看到父親清醒的樣子,大家都很開心。(2012/9/24(一),台北馬偕1067B病房)
(追憶母親二三事)母親的最後一次圍爐
去年除夕夜,母親尚在養護中心,無法回家吃年夜飯。大哥和大嫂就在家中先把年夜飯準備好,以外燴的方式打包好,並帶著全家人一起到養護中心陪母親一起圍爐。子孫輩還特地帶幾張刮刮樂讓母親飯後有個「餘興節目」,非常用心。
母親吃得很滿足,刮彩券時也十分盡興快樂。除了菜色豐盛美味,都是媽媽喜歡的菜色之外,更有兒孫一起陪伴圍爐的溫馨。 去年的年夜飯,也是母親最後一次和兒孫圍爐的年夜飯。
母親吃得很滿足,刮彩券時也十分盡興快樂。除了菜色豐盛美味,都是媽媽喜歡的菜色之外,更有兒孫一起陪伴圍爐的溫馨。 去年的年夜飯,也是母親最後一次和兒孫圍爐的年夜飯。
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生活雜記)由單槽洗衣機到滾筒洗衣機~
家裡原先使用的東芝(Toshiba) 單槽洗衣機(洗衣量9公斤),使用五年多來,因近二年一直在脫水程序時有運轉磨擦的尖銳異音出現,十分困擾。終於在104年1月某天的洗程中「心肌梗塞」掛了!

(上圖)內槽為不锈鋼材質,加上內部的凹凸表面,增加搓洗效果。搓洗力道很好;滾筒可以向左、向右翻滾,加上「自由落體」原理,衣服會抛上又抛下,周圍又加了「攪拌棍」,產生很好的「搗衣效果」。去污能力良好,衣服也不打結;和之前用的那台單槽比較起來,的確好很多。

(上圖)多段洗衣程序可供選擇,對特髒的衣服也可以用溫水來洗滌。脫水時不會有因擺放重心不當,而造成旋轉脫水有晃動及異音的情形,因滾筒脫水,衣服在旋轉時會自已調整重心。

(上圖)洗衣時只要少量的水把衣服潤濕即可,其原理主要是透由洗脫過程中,利用滾筒翻轉動作,讓衣服「滾上去,又掉落下來」產生「搗衣」的效果。在槽內「翻舞」,讓衣服與滾筒摩擦而產生搓洗的效果,故滾筒的去污能力強,且不在水多,是有其道理的。若水多了,會讓衣服在水中游泳,反而減弱搓洗能力。
PS.以下為實際洗衣時的運轉影片:
全機無任何反應,也無法排水。面板拆下來看,也看不出所以然。因這台洗衣機洗衣表現一直不佳,加上維修費用約佔新機價1/3(不便宜!),評估後決定不修,換機!
使用單槽多年,一直覺得單槽費水,也洗不太乾淨。這次就改換滾滾看看,因為JOY和她媽媽都支持用滾桶。雖然初期費用較貴一點,但相信日後一定合算。

(上圖)滾筒進來第一天,Joy特別高興,洗衣機一定位,就拿衣服往內塞了。實際使用感覺:滾筒的搓洗力道的確比單槽強,也很省水。加上坊間上的自助洗衣店都是用滾筒式,沒有那一家是用單槽洗衣機。據此推論:商人最會精打細算了,滾筒必有其優勢存在。
(上圖)滾筒進來第一天,Joy特別高興,洗衣機一定位,就拿衣服往內塞了。實際使用感覺:滾筒的搓洗力道的確比單槽強,也很省水。加上坊間上的自助洗衣店都是用滾筒式,沒有那一家是用單槽洗衣機。據此推論:商人最會精打細算了,滾筒必有其優勢存在。

(上圖)內槽為不锈鋼材質,加上內部的凹凸表面,增加搓洗效果。搓洗力道很好;滾筒可以向左、向右翻滾,加上「自由落體」原理,衣服會抛上又抛下,周圍又加了「攪拌棍」,產生很好的「搗衣效果」。去污能力良好,衣服也不打結;和之前用的那台單槽比較起來,的確好很多。
(上圖)多段洗衣程序可供選擇,對特髒的衣服也可以用溫水來洗滌。脫水時不會有因擺放重心不當,而造成旋轉脫水有晃動及異音的情形,因滾筒脫水,衣服在旋轉時會自已調整重心。

(上圖)洗衣時只要少量的水把衣服潤濕即可,其原理主要是透由洗脫過程中,利用滾筒翻轉動作,讓衣服「滾上去,又掉落下來」產生「搗衣」的效果。在槽內「翻舞」,讓衣服與滾筒摩擦而產生搓洗的效果,故滾筒的去污能力強,且不在水多,是有其道理的。若水多了,會讓衣服在水中游泳,反而減弱搓洗能力。
再者,洗脫過程中,衣服也可以完全拉開,不像單槽脫水完後,因離心力造成衣服都緊結在一起,曬衣前要一一將衣服再抖開,很討厭。滾筒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PS.以下為實際洗衣時的運轉影片:
訂閱:
文章 (Atom)